(主題報告完整版)
飼料行業迎來無抗時代
隨著抗生素在動物體內產生耐藥性以及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無抗飼養已成為未來畜牧業的發展趨勢,國家自2020年7月1日起禁止使用飼用抗生素,同時我國已具備進入無抗飼料的時代基礎。
微生態制劑、益生素、中草藥產品、酶制劑和發酵飼料產業迅速發展,在替抗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大禹生物抗菌肽-枯草芽孢桿菌DY168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它能夠作用于細胞膜,在膜上形成跨膜的離子通道,破壞了膜的完整性,造成細胞內容物泄露,從而殺死細胞。
它的抗菌活性高,抗菌譜廣,對多種芽孢桿菌屬和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有抗菌活性,對病原菌和霉菌也有拮抗作用。
畜禽養殖的關鍵
畜禽健康,關鍵點在于維持腸道和呼吸道健康。健康的呼吸道能夠完成正常的獲取O2和CO2的生理過程,通過維持良好的畜舍環境、降低有害氣體濃度(氨氣、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和粉塵顆粒物的數量、維持動物機體健康、增加抵抗力和黏膜修復能力來保持呼吸道健康。腸道通過腸道內維持健康自然的微生物群體、釋放抗體、阻止病原菌穿過物理環境、食物在消化系統內的移動和產生黏膜蛋白屏障免于受病原菌的侵害,腸道健康的核心問題是腸道形態結構,不同腸段的長度、容積以及絨毛、刷狀緣的生理狀態和黏蛋白層的完整性。
1、酶制劑能夠改善動物腸道結構形態
日糧中添加蛋白酶增加腸道表面黏液的厚度,形成保護屏障。植酸酶可以降低腸道唾液酸(黏蛋白的一種成分)損失。在小麥型日糧中添加木聚糖酶增加了小腸杯狀細胞隱窩附近的硫酸黏蛋白數量,降低了小腸表面羧基化蛋白。纖維類水解酶增加豬小腸絨毛的高度和隱窩深度。
表觀上看,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木聚糖、植酸和抗原)可通過增加粘蛋白和內源性酶的分泌增加內源性氨基酸流失,而水解這些底物的外源酶可以部分緩解這些負面作用;外源酶通過維護更穩定的粘蛋白層來維持腸道健康來發揮作用也是其重要作用之一;外源酶產生具有益生性的寡糖;外源酶加速纖維分解和發酵,提高短鏈脂肪酸(SCFA)數量,為小腸上皮細胞供能。
2、酶制劑對腸道微生態的影響
外源酶最主要的作用是加快養分的消化速率,使其在前腸消化,減少蛋白等未消化養分抗營養作用以及炎癥反應,降低其在后腸產生有害發酵。在日糧中添加木聚糖酶后盲腸溫度提高1.5℃,后腸微生物發酵活力增加。在小麥或玉米類型日糧中添加木寡糖對肉仔雞生產性能的改善幅度與添加外源木聚糖酶的效果一致。碳水化合物酶可減少肉雞盲腸弧形桿菌和產蛋雞盲腸短螺旋體屬菌;飼用酶制劑顯著改變盲腸微生態系統,使得一些微生物不易生長。Choct 等研究發現肉雞飼喂麥類日糧添加木聚糖酶,與對照組相比產氣莢膜梭菌數量極少。Nian 等在麥類日糧添加木聚糖酶改善了肉雞的生長性能,減少了回腸中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體外水解麩皮獲得短鏈木寡糖飼喂肉仔雞(小麥日糧或玉米日糧)可增加盲腸雙歧桿菌數量,并改善了飼料轉化效率。利用黑曲霉木聚糖酶固定化技術將木聚糖定向水解生產木寡糖。用酶制劑幫助動物調節腸道微生物的菌群的平衡,避免快速的波動。從消化道前端到后端,酶制劑可以穩定的產生一定數量結構一致發酵底物,來維持腸道的健康和完整性。
3、酶制劑控制病原菌----大禹生物葡萄糖氧化酶